國內長毛兔飼養(yǎng)存在的問題
我國的長毛兔生產雖已取得了可喜成績,然而在發(fā)展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,總結其經驗教訓,對今后發(fā)展養(yǎng)兔生產必有好處。
生產大起大落
據兔毛出口統計,我國的兔毛生產由于受國際市場周期性經濟危機、產品流行周期和國內經營失策、管理混亂等因素的影響,已五起五落。其中20世紀60年代2次,70年代1次,80年代2次。尤以1986年出現的低潮最為嚴重,持續(xù)期長,危害性大。
重引種 輕培育
我國曾先后從國外引進了不少長毛兔品種,花了大量外匯,但引種之后未能很好培育,致使品種性能退化,且有的進口良種不良。有的地區(qū)不根據具體環(huán)境條件,盲目引種,飼養(yǎng)粗放,得不償失。
總產高 單產低
我國的兔毛總產和出口數量雖居世界第一位,但總體來看兔群質量較差,平均每只體重僅2千克~3千克,年產毛300克~350克。而優(yōu)良的德系安哥拉兔平均每只體重達3.5千克~4千克,高者可達5.75千克,年產毛量為800克~1000克,高者可達2000克以上。